解读Beamchain:以太坊共识层的一次升级 或利好layer2
真是离大谱,这两天密集在Devcon串场跑会,看到很多传以太坊要升级3.0—BeamChain,layer2药丸的消息(气不打一处来)。本就处境被动的Layer2又无辜遭背刺,诱发了一次暴跌。事实上,反倒是一次大利好! 快速说说我的观点,以正视听:
1)不要提到新链就代入要大规模Fork,要发新币的认知逻辑内
正如Justin Drake说的,BeamChain只是对BeaconChain(信标链)的升级,目前还只是一个提案,距离正式上线还很久,而且完全遵循以太坊的Roadmap路线规划。
以太坊本就分BeaconChain 信标链 EVM执行链,二者一体共同构成了我们认知中的以太坊链,而信标链担当的是共识层的角色,EVM则担当执行层,不要认为名字叫链,就是要发一个全新的东西。BeamChain只是对Beacon Chain的过渡型升级,根本不影响以太坊链的执行。
哪来的以太坊3.0?
2)说说Beacon Chain为什么要升级的逻辑:
以太坊EVM执行层的Proposer区块提议者和Realy中继节点和Validators,分别是“项目经理”、“工人”、“质检员”的角色,用户把交易提交到Mempool之后,区块构建者Builder会从交易池选交易并打包,过程会处理一些交易排序的职能,再把构建的区块Realy分发出去,Proposer会选出最优区块,最终由Validators进行验收验证。
这个过程中Buider 排序交易和realy 分发交易的过程中存在中心化过高的成分,像Flashbot这样的大型构建者可以决策一些区块顺序进而MEV,这显然不符合以太坊的大战略。
因此Justin提出一个构想,在Builder的构建区块里加入一个 inclusion list,相当于一个必须包含的交易清单,如果builder和relay等环节中出现“中心化干涉”,或导致提议节点既要监督区块构建,又要后续参与后续共识,提议者-构建者分离(PBS),Validators发现有些关键交易不在交易列表中,可以直接验证区块不合格。看出来了吧,inclusion list是为了提升以太坊区块生成过程中的去中心化属性,以增强抗审查能力。
问题来了,inclusion list由谁放到整个执行验证过程中呢?只能依托BeaconChain共识层添加,然而BeaconChain 不支持该功能,因此升级成BeamChain来改进。以后,信标链就可以公示所有的必须包含的交易,如果执行层出现问题,验证节点就不给通过。
此外,Pectal升级等也增加了 改变质押门槛的问题32ETH-1ETH,这回涉及BeaconChain经济模型和管理逻辑改变的问题,也需要来一次大版本升级。
况且随着,以太坊在后续在Verge等阶段全面Snarks化后,信标链和EVM执行链的验证过程也会有SNARKs优化,也需要在共识层支持SNARKs;而且,抗量子密码攻击一直是以太坊其中一个战略目标,BeaconChain的升级会更改一些签名验证机制等让以太坊更安全。
所以BeamChain的出现完全为了迎合以太坊路线图的计划作出的一系列相应必备的准备工作。
3)为什么说对layer2不是利空,而是大利好!
首先,以太坊早就确定了Rollup-Centric的大战略扩展思想,BeamChain的升级不可能动摇此战略根本,否则即使justin有这个意思,该提案也不可能获得整个以太坊社区的通过。
其次,称BeamChain新信标链会帮以太坊实现主网层面扩展,关键点就是SNARKs化,SNARKs之后,以太坊整体框架从存储计算验证全部数据变成只验证Proof证明,自然实现了一次大扩展,但这个扩展是底层数据结构逻辑ZK化后的结果,和layer2的扩展不是一个纬度的事,一个负责运营成本减负,一个负责流量和用户应用场景代入。所以不要以为主网可扩展了就是要削弱layer2了。
再者,我前几天发文解读了 @VitalikButerin 在以太坊全面SNARKs化,EVM变成altVM之一存在于主网的设想,到时候其他layer2的altVM做得出众的,会被提到主网级别和EVM并行进行执行全以太坊生态的交易。https://x.com/tmel0211/status/1851597835655078225…
到时候BeamChain的作用也会被放大大,升级很有必要。且顺着这个逻辑,满足以太坊扩容需要的优秀VM方案,都会被提到主网层面吸纳执行交易,以太坊layer2之间的可交互操作性也得到丝滑解决,完全符合layer2的发展大战略。
现在市场上无特点,且通用的的layer2那么多,以太坊若真接纳模块化的思路,采用alt-VM的新战略,可相知而会有不少layer2会得到以太坊的直接“上升通道”,也能促进layer2的洗牌和优化,不应该是一种直接利好吗?
最后,大家应该为ZK大爆发时代的到来多一些期待,真不要这样毫无判断逻辑的FUD和造谣。https://x.com/tmel0211/status/1855949307658273137… (看链接多学习下ZK赛道的项目方都在做什么,please!)
火币数字货币新闻
——
不得不说,Solana 确实是这轮牛市中热度最高的链了,前有 DePin 热潮中超过半数明星项目出自 Solana 生态,后有一波又一波的 Meme 热潮,不可谓不热闹。
那么,目前我们看到的 Solana 生态的高收益主要来自哪儿呢?这样火爆的状态又能可持续多久?
Solana 链上费用情况一览
和以太坊类似,Solana 的链上收入也包括基础交易手续费、MEV小费等。以太坊在EIP1599提案之后,将所有的基础 Base 费销毁,MEV 小费则直接奖励给验证节点,Solana 也有类似的销毁机制,将基础手续费按固定比例销毁(初期设定 50%),剩下的分配给验证者。
因此,在对比以太坊和 Solana 链上收入时,所有被销毁的基础交易费用也纳入其中。
具体来说,Solana 的链上收入包括基础费用、有限交易费用、小费(Jito)和投票费用,如下图所示。
从这张图所展示的 Solana 链上每日费用变化趋势来看,相比其他两项来说,基础交易费和投票费用变化不是太大,但是优先交易费用和小费自今年三月以来获得了飞速增长。
那么,这两项费用分别是什么呢?优先交易费很好理解,即用户为了加快交易速度而支付的费用,一般在交易的时候直接添加。小费(Jito)则是用户给验证者支付的额外费用,一般用于 MEV 相关的交易,定向支付。
这两者的快速增长,都意味着 Solana 网络的活跃性提升、DeFi 活动增多导致的网络拥堵加剧,用户更愿意通过增加优先交易费的方式提升交易速度,同时验证者通过优化交易顺序捕获的 MEV 机会也增多。
那么,Solana 链上的 DeFi 交易具体是哪些,是不是完全是 Meme 驱动的?
通过上图数据不难看出,Solana 链上的交易主要包括 Meme(Pumpfun)、Meme(其他)、项目 Token、LST Token、稳定币和 SOL 交易等,其中项目 Token除了以上列出来的所有类别,还包括 DePin、SocialFi 等。
最近两个月,所有 Meme 的交易量占比从 48% 提升到了 74%,当然,其他几项交易量比重的大幅缩水并不意味着交易量的下降,在行情上行之际,Solana 链上的项目 Token、LST、稳定币以及 SOL 交易量都有了大幅增长,但是,Meme 的增幅实在太夸张,最近两个月增长了 667%,所以,相比较起来其他交易占比才大幅下降。
这也印证了上面的数据,因为 Meme 交易量的迅猛增长,且在 Meme 交易中「时间就是金钱」这一信念的驱使下,用户自然更加愿意支付优先交易费。而链上交易越活跃,MEV 的机会也就越多。
Solana 链上活跃 Dapp
1)DEX
目前 Solana 链上以 Meme 交易为主,自然一众 DEX 是最活跃的 Dapp 了,目前 Solana 生态一众的DEX中,热度最高的要数 Raydium,下图数据显示,得益于 Meme 的爆发,目前和 Meme 深度绑定的 Raydium 已经占据整个 Solana 生态交易量的 63.5%,而一开始占据 Solana 生态绝对优势的 Orca 随着 Meme 交易量的爆发,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已经从超过 60% 的份额到降至目前的 15% 左右。
PumpFun 作为 Meme 发射平台,其自带的 Meme 交易功能,也在这一波 Meme 爆发中交易量占比将近 5%,而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Solana 生态 DEX 市场份额占比,来源:Dune.com
2)聚合 DEX 及交易机器人
除了 DEX 的直接交易之外,Solana 生态中的聚合 DEX 以及交易机器人也非常活跃。下图展示按交易来源划分的 Solana 生态 DEX 市场份额,最新数据显示 Jupiter 交易量占 33%,其他协议(包括交易机器人)占 19%。
按交易来源划分的 Solana DEX 市场份额,来源:Dune.com
Jupiter 作为 Solana 生态中最大的聚合交易 Dex,目前 TVL 突破 15.7 亿美元创下新高,而且最近 Jupiter 动作非常多:
先是 10 月 2 日「未申领的 2.3 亿枚 JUP 用于延长和资助 ASR」提案获得通过,主动权益质押奖励(ASR)将再延续一年;
随后在 10 月 8 日推出移动应用程序,支持 Apple Pay、信用卡等多种支付方式,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法 B 通道;
10 月 17 日又推出Solana MemeCoin 终端「Ape Pro」,着力实现 MEV 保护,改善交易中的三明治攻击现象。
一系列动作之下,Token JUP 的价格也非常强势。
除了聚合交易平台之外,Solana 生态中的交易机器人也非常活跃,超过 10% 的交易由交易机器人贡献,其中收入排名前四的分别为 Photon、Trojan、BONKbot 和 Banana Gun。Photon 过去三十天的收入达到 2985 万美元,成为 Solana 生态中仅次于 Solana 主链收入的协议。除了 Solana 主链和 Pump 协议之外,Solana 生态收益前五协议的其他三席全是交易机器人,吸金能力可见一斑。
Solana 生态协议收益排名,来源:DefiLlama
3)其他 Dapp
尽管在整个 Meme 季中,围绕 Meme 的 DEX、聚合 DEX 以及交易机器人非常火热,不过,随着 Solana 链上的火热,SOL 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从而带动生态中的质押、再质押、借代、杠杆等协议,以下是目前比较热门的几个 Dapp。
Jito
Jito 目前已经是 Solana 生态中 TVL 最高的 DApp,TVL 超过 30 亿美元,占 Solana 整个生态 TVL 的三分之一以上。Jito 支持用户存入 Solana 或者 Solana 的 LST Token 进行再质押,相比于其他质押协议,Jito 最大的特色是其 MEV 套件,通过对 Solana 生态中的交易提取 MEV 收入,将这部分收入分配给质押者,从而提高质押者的收入。
目前 Jito 的再质押存款已经达到 2500 万美元的硬顶,表示第二阶段将提高上限以满足更多用户的质押需求。
Kamino
Kamino 是 Solana 生态中顶级的稳定币和 LST 资产收益平台,同时整合了借代、流动性提供和杠杆等功能,目前整个协议的 TVL 已经达到了 20 亿美元。
Kamino 支持一键式自动复利集中流动性策略,方便用户通过控制借代资金来最大化收益。另外今年第四季度预计将推出 Lend V2 ,届时将允许无许可创建不同的借代市场,满足更广泛的用户需求,以及引入自动化单一资产借代金库,跨市场聚合流动性,以期成为 Solana 链上金融的基础层。
Marinade
Marinade 也是 Solana 生态的流动性质押协议,目前 TVL17.9 亿,仅次于 Raydium 位列第五名。不过同为流动性质押协议,Marinade 协议收益远不如 Jito,近期 Marinade 在力推面向机构投资者的 Solana 质押服务,这一个半月来 TVL 上涨近 50%。
小结
Meme 热潮确实带动了整个 Solana 生态的火热,最直接的体现是 Solana 的链上收益以及用户活跃度。
不过目前的 Meme 毕竟只是牛市行情下特定时期的产物,一旦进入熊市,MeMe 行情若不再持续,Solana 生态如何保住公链的领先优势是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像曾经火爆出圈的 NFT 行情,盛宴过后也是一地鸡毛,Solana 能否借势 MeMe 的火热,打造更加健康的生态收益结构呢?
链上费用超以太坊 SOL 真的要取代 ETH 的地位了?
链上费用超以太坊 SOL 真的要取代 ETH 的地位了? 撰...
